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食品安全 > 如何吃火鍋能吃出健康營養(yǎng)?怎樣清理蔬菜中的致癌物?[圖]

如何吃火鍋能吃出健康營養(yǎng)?怎樣清理蔬菜中的致癌物?[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9-11-26 14:16 火鍋蔬菜喝湯癌癥

火鍋一直依賴都是大家的最愛,尤其是冬天,寒冷的冬季由于氣溫太低,炒的菜很快就冷了,因此火鍋就極易變成大家的最愛。但經(jīng)常吃火鍋對身體是不健康的,大家都知道,但卻還是抵制不住火鍋的誘惑,那么如何吃火鍋能吃出健康營養(yǎng)?怎樣清理蔬菜中的致癌物?

如何吃火鍋能吃出健康營養(yǎng)?怎樣清理蔬菜中的致癌物?(1)

1、如何吃火鍋健康營養(yǎng)

1、酸菜和海鮮本身富含亞硝酸鹽,用它們做湯底時,亞硝酸鹽含量特別高。相比而言,清湯、骨頭湯、鴛鴦湯等比較安全。

2、涮酸菜、海鮮類高亞硝酸鹽的食品后,喝湯時應(yīng)更加小心。

3、如果要喝湯,不宜在涮鍋結(jié)束的時候喝,在涮鍋開始之后半小時內(nèi)喝最放心。

4、吃火鍋時,多涮新鮮蔬菜,可以減少亞硝酸鹽合成亞硝胺類致癌物的危險。過多的蛋白質(zhì)會增強致癌物的作用。蔬菜不宜久煮,最好能早一點放入湯中,而不是等湯里亞硝酸鹽含量已經(jīng)很高的時候。

5、一餐吃了涮肉之后,下一餐一定要清淡一些,多吃粗糧、豆類、蔬菜,盡量補充有利于預(yù)防癌癥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和抗氧化

2、怎樣清理蔬菜致癌物

1、洗菜的時候不要浸泡

很多人買回蔬菜之后,因為擔(dān)心其表面的農(nóng)藥,都喜歡放在水中或鹽水中浸泡20分鐘半個小時左右。這個方法果真有利食品安全嗎?

一項最新的國內(nèi)研究給我們解釋了答案:和漂洗蔬菜相比,泡蔬菜會增加蔬菜中的亞硝酸鹽,從而不利于食品安全。研究則發(fā)現(xiàn),鹽水泡并不比加洗潔精然后用自來水漂洗去除農(nóng)藥的效果更好。

研究證明,用洗潔精洗過,然后再漂洗干凈,蔬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低于用清水浸泡20分鐘的樣品。研究認(rèn)為,可能是因為浸泡是一種無氧狀態(tài),有利于提高硝酸還原酶的活性,降低亞硝酸鹽還原酶的活性,從而提高亞硝酸鹽在蔬菜中的含量。長時間的浸泡還可能使葉片破損,營養(yǎng)成分的損失增加。

2、綠葉菜冷藏效果好

剛剛采收的新鮮蔬菜當(dāng)中,亞硝酸鹽含量微乎其微。而蔬菜在室溫下儲藏1-3天時,其中的亞硝酸鹽達(dá)到高峰;冷藏條件下,3-5天達(dá)到高峰。對于菠菜、小白菜等綠葉蔬菜來說,亞硝酸鹽產(chǎn)生量特別大,冰箱儲藏的效果要遠(yuǎn)遠(yuǎn)好于室溫儲藏,而對于黃瓜和土豆來說,差異并沒有那么明顯。冷凍儲藏的變化很小,各種蔬菜的差異也不大。

所以說,如果買來綠葉蔬菜又沒有馬上吃,而是放了兩三天吃,其中的亞硝酸鹽很有可能升高,特別是綠葉蔬菜。不過,對于長期儲藏的大白菜來說,儲藏多日之后,其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反而有所下降,可能是因為儲藏過程中營養(yǎng)損耗和轉(zhuǎn)化為其他含氮物的原因。故而不必?fù)?dān)心冬儲大白菜的亞硝酸鹽問題。

3、涼拌菜里加蒜泥

涼拌蔬菜的時候,加入蒜泥和檸檬汁都有助于提高安全性,因為大蒜能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而蒜汁中的有機硫化物,檸檬汁中的維生素C和其他還原性物質(zhì)都能夠阻斷亞硝酸鹽合成亞硝胺致癌物。

同樣,蔬菜腌制時,放入蔥、姜、蒜、辣椒汁都有利于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

4、炒菜保存前盡量少翻動

炒熟的蔬菜久存之后,也同樣會有亞硝酸鹽含量增加的問題,這是由于微生物的活動導(dǎo)致的。很多細(xì)菌都有硝酸還原酶,能夠把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使其含量上升。

如果能夠在烹調(diào)之后馬上撥出一份,不再翻動,盡快放入冰箱當(dāng)中保存,第二天早上的亞硝酸鹽上升仍然很少。

我們曾經(jīng)測定過,熟的綠葉菜在冰箱里放24小時,亞硝酸鹽僅僅從約3mg/100g上升到7mg/100g,遠(yuǎn)遠(yuǎn)達(dá)不到引起安全問題的水平(如暴腌菜可高達(dá)100mg/100g以上)。

5、蔬菜先用沸水焯一下再放冰箱

如果把蔬菜先在沸水中焯一下,通??梢猿?0%以上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

既然硝酸鹽的量已經(jīng)大幅度下降,在冰箱里存到第二天,亞硝酸鹽的含量更是微乎其微,完全不必?fù)?dān)心其安全性。我本人也經(jīng)常這樣做,先焯熟綠葉蔬菜,撈出后放冰過的大盤中,平攤,快速涼到室溫,然后分裝成兩三個盒子,放冰箱中,每餐吃一份。這樣存放24小時是完全無需擔(dān)心的。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xué)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