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營養(yǎng)科普 > 春季上火應(yīng)該多吃哪些食物?春季上火應(yīng)該怎么辦?[圖]

春季上火應(yīng)該多吃哪些食物?春季上火應(yīng)該怎么辦?[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9-11-25 21:18 上火春季食物

 春季雖然是雨水較多的季節(jié),但是春季也是比較容易上火的季節(jié),因此在春季的時候,一定要預(yù)防上火,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了一些春季上火應(yīng)該吃的食物和解決春季上火的辦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那么春季上火應(yīng)該多吃哪些食物?春季上火應(yīng)該怎么辦?

春季上火應(yīng)該多吃哪些食物?春季上火應(yīng)該怎么辦?(1)

一、春季上火吃什么

1.白蘿卜

白蘿卜性寒,味平,也是降火,瀉火之良方。

2.大白菜

大白菜素有百菜之王的美稱,其實冬季適當?shù)某孕┌撞瞬粌H可預(yù)防上火,同時對于防止由于肝火過旺引起的便秘,口腔潰瘍等均有一定的幫助。

3.菠菜

菠菜是很多女性的最愛,菠菜不僅含有豐富的鐵,可幫助補血,同時其中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均具有很好的去火功效。專家建議那些因為肝火過旺引起的便秘者更應(yīng)該多吃菠菜了。

4.山藥

山藥中大量的粘液蛋白不僅可預(yù)防心腦血管的脂肪沉淀,同時中醫(yī)認為其具有清心安神,補中益氣之功效。冬季易上火之人,可選擇多食山藥粥,山藥羹等。

5.百合

百合是滋陰潤肺之佳品,雖說其口感不是特別好,但是如果能與蓮子一起服用的話,那么就可達到很好的清除肝火的作用。另外對于老人,小孩多吃百合粥還可減少呼吸系統(tǒng)疾病,更有利于理氣。

6.西紅柿

西紅柿素有“美容王“之美稱,其實西紅柿也具有下火,平肝,補血之功效。特別是秋冬季易發(fā)肝火旺,多喝西紅柿蛋湯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7.苦瓜

苦瓜是寒涼性食物的代表,雖其苦無比但是卻是瀉火的良方,是清熱解毒的最佳選擇。

8.黃瓜

黃瓜汁不僅可美容,同時還可消除肝火,特別是對由于肝火旺引起的口腔潰瘍有著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其實,導(dǎo)致人們嘴角上火糜爛或者起泡的原因是有多種的,但是,對于脾氣屬于易爆易怒型的人來講,其在平時如果想要有效的祛除體內(nèi)的火氣的話,便可以多吃一些本文介紹的食物,來達到降火的目的。

二、春季上火應(yīng)該怎么辦

1.心火過旺:舌尖疼痛,睡眠不實

熬夜、加班、過勞致使腎陰耗傷,是心火的根源之一。

我們經(jīng)常會說“心里有火”,指的就是心火。心臟在中醫(yī)五行中屬火,掌管血脈運行。到了春季,更年期女性或老年人易情緒波動,失眠多夢,心情煩躁,導(dǎo)致出現(xiàn)口舌糜爛、尿黃灼熱等癥狀。兒童表現(xiàn)為多動、不安等,這些都屬于虛火。多吃一些苦瓜,或者用蓮子10克、酸棗仁15克、枸杞子10克泡水代茶飲(三種選擇其一即可),可以改善。注意一點,人們此時不要熬夜,哪怕睡不著,也盡量在晚上十點半左右上床。

2.胃火過旺:牙齦腫痛,口腔異味

牙齦腫痛是春天愛出現(xiàn)的小毛病。除了牙齦腫痛外,一些人還有口干便干、口臭嚴重等癥狀,可能是胃實火所致,可將西瓜皮的白色部分切成絲,拌上鹽來吃。還可以嘗試多吃涼拌的海帶或紫菜等食物。

如果胃里總像沒吃飽一樣,有點隱隱的疼痛,可能是胃虛火,可以多吃木瓜或銀耳等食物。不要吃太多肉食辛辣食物,飲食要清淡,還可以用葛根粉沖水喝。寒性的食物比如香蕉、獼猴桃也可去胃火??梢远喑允卟耍梢苑乐刮笩崴碌拇蟊愀山Y(jié)。

3.肺火過旺:嗓子癢痛,痰質(zhì)黃稠

民間有種說法,咳嗽是因為肺里有火。

情緒不穩(wěn)定、兩眼干澀、咳無痰、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等,都是肺火的表現(xiàn),也屬于虛火。想要滅肺火,可以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如木瓜、梨、蘿卜等。此外,要適當運動鍛煉。

北方干燥,這種情況更突出。食療上,還可以百合煮粥,早晨服用。吃一些銀耳、山藥也是很好的。家中保濕也是極為重要的。簡單可操作的方案是,白菜、百合、山藥一起炒著吃,白色入肺,養(yǎng)肺陰效果不錯哦!

4.肝火過旺:眼紅干澀,血壓不穩(wěn)

春季與肝相應(yīng),肝火旺盛時,眼睛腫痛發(fā)澀,血壓也容易出現(xiàn)波動,如果同時有煩躁易怒、口苦便干等癥狀,多屬實火,可喝決明子茶、野菊花茶進行調(diào)理。如果同時有腳心發(fā)熱癥狀,多屬虛火,可用枸杞或杭白菊泡水喝。

多出去散步游玩,不要“宅”。睡覺右側(cè)臥,可以讓血液更多回到肝臟。喝酒的人,該少喝一點,酒傷肝這事大家都知道。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xué)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