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母嬰 > 清燉烏雞湯的最佳做法 哪些人群不宜吃烏雞湯?[圖]

清燉烏雞湯的最佳做法 哪些人群不宜吃烏雞湯?[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4 14:48 清燉烏雞湯烏雞湯

 烏雞雖然也屬于雞禽類,但是烏雞和普通的母雞還是有一些區(qū)別的,不僅在外觀上有差別,而且營養(yǎng)價值也比普通的母雞要高出很多,相信很多在懷孕期間的女性朋友們和產后的女性朋友們就會經常食用烏雞湯,然而烏雞的肉中含有的氨基酸和鐵元素也是高于普通的母雞,是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滋補品。

清燉烏雞湯的最佳做法  哪些人群不宜吃烏雞湯?(1)

一、清燉烏雞湯的做法

材料:凈烏雞一只、紅菇或者其他菇類適量、枸杞十余顆

做法:

1.把烏雞洗干凈,紅菇洗干凈,把這兩樣東西全放入燉鍋里(一整只烏雞一次吃不了可以先燉半只)。

2.倒入剛沸騰的開水,插上電源開啟沙鍋的開關讓它慢慢燉。(假如不用電燉鍋,用普通砂鍋也可以,小火2小時左右)。

3.等過一兩個小時后再看看,以肉嫩能插入筷子為宜。

4.起鍋前放入少許鹽和雞精、醬油來調味,不喜歡醬油的可以只放鹽。咸淡調的好,鹽一放進去馬上香味就飄出來,就能吃了。

二、烏雞的功效與作用

1.提高免疫力

烏雞含有人體不缺少的多種維生素、賴氨酸、蛋氨酸和組氨酸等,經常食用可以有效調節(jié)人體生理機能,提高免疫力。

2.抗衰防癌

烏雞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微量元素硒跟黑色素,它們具有抗衰老、清除體內自由基、抑制過氧化脂質形成、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功效。對老年人所有的虛損性疾病,都有很好的補虛作用。

3.調理婦科疾病

烏骨雞富含鐵元素,具有滋陰補血、健脾固沖的作用,對婦女產后虧虛、乳汁不足及氣血虧虛引起的月經不調、子宮虛寒、行經腹痛、崩漏帶下、身體瘦弱等癥,均有很好的效果。

4.健腦防病

烏雞含很非常多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而膽固醇含量極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補佳品。對防治骨質疏松、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癥等有明顯功效。近年研究還證明,烏雞含有的DHA、EPA可以提高兒童智力,防止老年性癡呆癥,預防腦血栓和心肌梗死。

三、烏雞食用禁忌

1.烏雞中豐富的蛋白質會加重腎臟負擔,因此有腎病的人應盡量少吃,尤其是尿毒癥患者,應該禁食。

2.感冒發(fā)熱、內火偏旺、痰濕偏重之人、肥胖癥、患有熱毒癤腫之人、高血壓、血脂3.感冒伴有頭痛、乏力、發(fā)熱的人忌食雞肉,雞湯。

4.雞肉性溫,助火,肝陽上亢及口腔糜爛、皮膚癤腫、大便秘結者不宜食用。

5.動脈硬化、冠心病和高血脂患者忌飲雞湯。

6.服用鐵制劑時不宜食用。飲食常識

7.烏雞不能和鯽魚、皮皮蝦、兔肉和蝦同食,會引起中毒。

四、不宜吃烏雞湯的人群

1、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本身胃酸多、消化功能就不好,多喝雞湯會促進胃酸分泌,不僅不利于消化,反會增加胃腸負擔,造成消化不良。

2、膽囊炎和膽石癥經常發(fā)作者,不宜多喝雞湯,因雞湯內脂肪的消化需要膽汁一起參加,喝雞湯后會刺激膽囊收縮,易引發(fā)膽囊炎發(fā)作。

3、高尿酸血癥患者不宜喝雞湯,因為雞湯富含嘌呤和脂肪,會誘使痛風發(fā)作。

4、高血脂癥和脂肪肝患者,雞湯中的脂肪被吸收后,會促使血脂、血膽固醇進一步升高,造成脂肪在肝內積聚,會在血管內膜沉積、引發(fā)冠狀動脈硬化等病態(tài)。

5、腎臟功能不全患者,雞湯內含有某些小分子蛋白質,患有急性腎炎、急慢性腎效果不全或尿毒癥的病者,因為病者腎肝對蛋白質分解產物不能準時處置,喝多了雞湯就會引發(fā)高氮質血癥,加重病的進程。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