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果實成熟的季節(jié),也是燥邪旺盛的時期。秋天天氣漸漸轉涼,空氣逐漸變干,人們易感燥熱,尤其是在北方,氣候干燥,讓人身體缺水,甚至咽喉腫痛。秋燥是什么意思呢?那么秋燥吃什么好呢?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fā)生的疾病。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干燥的癥狀,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膚干燥等。燥有兩種不同的性質:一偏于寒,一偏于熱,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出現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種秋燥病癥,臨床上分為“涼燥”、“溫燥”二種類型。
一、涼燥
感受秋涼燥氣而發(fā)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臨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鳴鼻塞,類似感受風寒,但本病有津氣干燥的現象,如唇燥溢干、干咳連聲、胸悶氣逆、兩脅竄痛,皮膚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癥,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損而出現的寒燥癥狀。
二、溫燥
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氣而發(fā)病,是秋燥之偏于熱者。臨床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干咳無痰,咳痰多稀而粘、氣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悶脅痛、心煩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邊尖俱紅等癥,是肺受溫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現的燥熱癥狀。
防“秋燥”從飲食上講,要注意多喝水,多吃甘蔗、梨等潤燥之品,以及多吃清補食物,如蜂蜜、百合、蓮子等。秋燥往往使咽喉炎癥加重或咽喉干燥發(fā)癢,喝涼白開水能濕潤咽喉,起到良好的止咳作用。
中醫(yī)認為,甘蔗味甘性寒,入肺胃二經,甘可滋補養(yǎng)血,寒可清熱生津,故有滋養(yǎng)潤燥之功;梨性微寒,味甘,能生津止渴、潤燥化痰、潤腸通便等。
秋燥與人的體質也息息相關,所以預防秋燥的另外一個好方法便是增強體質。首先要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及號的睡眠質量,每天睡眠時間保證在8個小時,并盡可能堅持午睡。其次是要加強鍛煉,鍛煉應從早晨剛醒來便開始。
早晨醒來后,在床上應進行吐納、叩齒、咽津及調息等功法,然后在下床到室外進行體育鍛煉。此外要重視精神的調養(yǎng),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一切事物,以平靜的度過多燥之秋。
(1)蜂蜜
蜂蜜是一種非常天然的滋養(yǎng)食品,有滋陰潤燥、美白養(yǎng)顏、潤腸通便等功效,養(yǎng)肺潤肺功效最好的蜂蜜為冬蜜、柑桔蜜、枇杷蜜、枸杞蜜。
(2)銀耳
銀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稱,是名貴的營養(yǎng)滋補佳品,味甘、淡、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
泡發(fā)后加入適量糖煮爛服食,是秋天具有滋補潤燥功能的食物。
(3)百合
中醫(yī)認為,百合性微寒平,具有清火、潤肺、安神的功效,適合秋季食用。
既是一種藥材,又是一種絕佳的食物。秋季經常食用可以清熱生津。用百合煮粥對肝病有秋燥干咳的患者還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4)南瓜
南瓜是一種適合夏秋兩季養(yǎng)生食用的美味食物。嫩南瓜、南瓜汁不僅可以消食減肥、健胃補氣、滋養(yǎng)皮膚,還能加速尿道結石的溶解,對脂肪肝和并發(fā)腎結石、膽結石、膀胱結石的患者有祛脂、減肥、溶石等功效。
南瓜粉是用優(yōu)質的秋天南瓜冷凍升華干制而成。秋季服用南瓜粉不僅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降低尿糖,還可以有效殺菌消毒,對腎炎和各種肝炎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5)山藥
山藥味甘,性涼潤,入肺、脾、腎經,有健脾胃、益肺腎、補虛嬴之功效。
(1)葡萄:性味甘、酸,鮮食酸甜適口,生津止渴,開胃消食,但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食多令人腹瀉。
(2)山楂:性味酸、甘、微溫,有散瘀、消積、化痰、解毒、活血、提神、清胃、醒腦、防暑、增進食欲等功效,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十多種疾病都有顯著療效。
(3)、檸檬:味極酸,具有生津、止渴、祛暑、安胎等功用,檸檬酸是各種水果中所含有機酸最多而命名。高血壓、心肌梗塞患者常飲檸檬飲料,對改善癥狀大有益處。
(4)蘋果:中醫(yī)認為,蘋果具有生津、潤肺、除煩、開胃、醒酒等功用,對消化不良、氣壅不通者,可榨汁服之?,F代醫(yī)學認為,蘋果還能預防和消除疲勞,蘋果中的鉀能與體內過剩的鈉結合,并使之排出體外。食入過量鹽分時,可吃蘋果來幫助排除,所以吃蘋果或飲蘋果汁對高血壓患者有益。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