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各大醫(yī)院對中藥的使用量是有明顯增多的,我們都在被鼓勵使用中藥,因為中藥治療疾病確實是從根本在治療。那么,中藥是否有副作用呢?中藥對腎臟有沒有什么危害呢?或者說副作用呢?
(1)藥物的體內(nèi)過程包括了:吸收、分布、代謝、排泄。其中,代謝和排泄合稱“藥物的消除”。
(2)藥物的代謝,主要在“肝臟”。而藥物的排泄主要在“腎臟”。
(3)藥物的消除,都主要在肝腎消除,不管中藥西藥,都是這樣子。既然,吃的叫“藥”(包括中藥西藥等),自然是要中病即止,沒病的話不能亂吃!特別注意!雖然柴胡、五味子之類的中藥有保肝利膽的作用,但是也不意味著可以隨便吃!
除非是需要大量靜點或者長期口服的情況,否則不用太過擔心這個問題(下面第四大類提及的造影劑除外,這個應該格外注意些)。只要醫(yī)生開藥前充分知情,不大可能會忽視這個問題。不過小心無大錯,服用藥物前好好看看說明書總沒錯的。
(1)第一大類是抗生素
先鋒、紅霉素、慶大霉素、青霉素類、含磺胺類成分的抗生素、異煙肼、利福平、抗真菌類藥物、利福平、抗病毒藥物等
(2)第二大類是鎮(zhèn)痛劑
主要是非類固醇的消炎藥,比如布洛芬。但只要不是長期服用的話沒多大關(guān)系,一停藥腎功就能改善。
(3)調(diào)節(jié)血壓的藥物
主要是血管收縮素轉(zhuǎn)化酶(ACE),阻聚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藥這幾種。
(4)第四大類是造影劑
也就是常說的X光檢查造影劑。如果本身已經(jīng)有腎炎的話最好小心些,一要事前提醒醫(yī)生,二要盡量選擇新型的造影劑,腎毒性要小很多。
(5)其他的一些種類
其他還有些你應該不會常接觸到的藥物,比如治療痛風用的別嘌呤醇、治療腸胃失調(diào)的甲氰咪胺、鋰、某些抗癌藥。抗凝劑、血液稀釋劑。
(1)藥物除了治療所需要的作用,剩下的都是副作用。
(2)一種藥物,不論中藥西藥,它的作用都不是單一的,由于機體的選擇性低,不能只取其一方面而舍棄其它不需要的方面,這就造成了副作用的產(chǎn)生,那么副作用一定都是有害的嗎?
(3)這未必,說中藥副作用小,一方面就體現(xiàn)在這上頭,比如治療感冒發(fā)燒我們經(jīng)常會用的一個方劑叫麻黃湯,里面作為主藥的麻黃有發(fā)汗的作用,平喘的作用等等,如果患者僅僅是身體發(fā)熱,出不了汗,但是不咳嗽,這時候用它,平喘的作用就是副作用,但是會有害嗎?不會啊。
(4)但是西藥的廣譜抗菌藥就沒這么溫柔了,殺了菌,退了燒,但是可能正常菌群就紊亂了。
(5)其次,中藥(不論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所含的某種化學成分含有毒性也不稀奇,比如著名的烏頭堿、馬兜鈴酸等,但是中藥不是挖出來曬干了就下鍋的,從它的原始狀態(tài)到進入藥罐之間還有一個重要的過程:炮制。
(6)每種藥都有不同的炮制方法,有時候同一種藥還有幾種不同的炮制方法,這是我們的祖先總結(jié)出來的一種很偉大的工藝,通過不同的炮制,一種藥可以有不同的功效,可以降低毒性。比如說半夏,生用是很容易出問題的,但是把它跟姜一起制過以后,毒性就大大降低了,煎藥(煎藥也是一門學問,也是降低毒性的一種有效方法)的時候多煎一段時間就能基本上消除它的毒性。
(7)最后,中藥跟西藥有一點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很少很少用單味藥治療,一般都是方劑,通過配伍,藥物之間相互協(xié)作,相互制約,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就可能產(chǎn)生方劑中每一味藥都不具備的功能,消除有毒藥物的毒性。比如剛才提過的半夏配生姜,還有附子配干姜等等。西藥就很少這樣,也不是沒有,但是沒有中藥應用得這么普遍。
(8)藥物的確都會可能有不良反應,但得了病因為怕有副作用而不吃藥,這是更不可取的. 針對病癥病因的不同而使用正確的藥物才能夠更好的生活.如果是像感冒這樣,不需要藥物治療也可以自行痊愈的病,是可以不用吃藥。但是,大部分的病還是需要對癥治療的。否則,后果會比吃藥的副作用更嚴重。而且,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藥物的副作用并不是不可逆的,停藥后就會消失,不必太過擔心。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wǎng)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