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幼兒 > 雙胞胎的智商受什么因素影響?嬰幼兒語言發(fā)育是怎樣的?[圖]

雙胞胎的智商受什么因素影響?嬰幼兒語言發(fā)育是怎樣的?[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6 18:34 智商嬰幼兒雙胞胎

雙胞胎是比較的少見的,所以,如果家里一下生下了雙胞胎的話,真的是一件非常的驚喜的事情,但是,關于雙胞胎,很多人或許還是有很多的疑問的,就比如說雙胞胎的智商問題,有的時候,兩個人的智商好像并不是那么的平均,一個特別聰明,一個卻反應力差一些,對于影響因素,你都了解嗎?

雙胞胎的智商受什么因素影響?嬰幼兒語言發(fā)育是怎樣的?(1)

1、雙胞胎的智商影響因素

一、雙胞胎IQ誰重誰聰明?(雙胞胎智力,受到出生體重影響)

1、單胎與多胞胎,智力遺傳有差異

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不一定高,因為寶寶的智力,受到先天遺傳及后天教育兩部分共同影響。而智力遺傳對于單胎和多胞胎來說,也的確存在差異。除了生養(yǎng)孩子的負擔以外,因為多胞胎易早產、低體重等現(xiàn)象,孩子在出生之初就比單胎的孩子“先天不足”,而且多數(shù)多胞胎小孩在兩三歲之前容易生病。

2、雙胞胎中,體重大的IQ高

臺灣大學等單位曾經對近1700名雙胞胎及20萬名單胞胎作為樣本進行調查比對,參考數(shù)據(jù)位試驗者的大學錄取率及大學成績。出人意料的是,雙胞胎的成績及大學錄取率明顯低于單胎。其中,出生時體重較輕的雙胞胎受到的影響最大,體重大的寶寶往往比體重輕的寶寶表現(xiàn)更好。專家們對于這一結果,推測的結論可能是因為雙胞胎在母親體內的子宮環(huán)境有限,導致過早出生、體重較輕等;同時,兩個寶寶一起降臨,也會導致家庭的經濟負擔較重,這些因素也容易影響到多胞胎的生長發(fā)育。

二、IQ大PK后天因素﹥遺傳因素(避免早產、后天努力IQ不會低)

補充營養(yǎng)避免早產寶寶重又壯

為了不讓雙胞胎寶寶輸在起跑線上,孕媽在孕期要特別注意營養(yǎng)補充。懷孕初期三個月是胎兒大腦發(fā)育的關鍵期,在此期間補充十分有效,此外也可自己調配均衡營養(yǎng)的菜單,讓寶寶長得又重又壯。如果有早產跡象,應該趕快安胎,讓寶寶在子宮多留一段時間,多增加一點體重。

后天影響大于先天努力彌補不足

雖說雙胞胎可能因體重影響智力,但后天的努力不容忽視。而且隨著醫(yī)藥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生長在現(xiàn)代的孩子的智力并不會因為是雙胞胎而有明顯降低。相對來說,雙胞胎家庭經濟負擔更重,只要父母注重寶寶的教育,不刻意去比較,其智力水平絕對不會輸給單胎的寶寶。

哪些食物提高寶寶智力

1、鵪鶉

鵪鶉的藥用價值比較顯著,鵪鶉與枸杞,肉同時燉熟服用,具有健腦養(yǎng)神,益智等功效,因此非常適合準媽媽食用,鵪鶉肉所含的豐富卵磷脂,腦磷脂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對胎兒健腦非常有益。

2、海產品

海產品可以為人體提供容易被吸收利用的碘,鈣,磷,鐵,等無機鹽以及微量元素,這些元素對大腦的生長發(fā)育,以及防治神經衰弱有著極高的效用,海魚的吃法更為方便,可燉,可煎,可煮,也可以熬湯,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補鈣又健腦,是準媽媽應經經常食用的美味佳肴。

3、芝麻

芝麻,特別是黑芝麻,可潤肌肉通腸胃,舒血脈,具有補氣,強筋,健腦等功效,芝麻的信用方式比較多,可以炒熟后將其研末,加入鹽和焙過的花椒可蒸成花卷或拌在涼菜里,芝麻還可以制成芝麻醬,經常食用,具有養(yǎng)發(fā),補血,生津,潤腸,通乳等功效,準媽媽多吃芝麻對自已和胎兒都有很多益處。

4、核桃

核桃的營養(yǎng)相當豐富,特別是大腦神經細胞有益,1千克核桃仁相當于9.5千克或5千克的營養(yǎng)價值,其中鈣,磷,鐵和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比較高,既可去皮后生吃,也能研碎與紅糖攪拌蒸包子吃,還可以炒熟后壓碎同其他調料一起蒸花卷,還可以煮粥或做成桃酥,倘偌準媽媽能堅持每天吃幾個核桃,無論是對自己的身體保養(yǎng)還是對胎兒的發(fā)育,都會有很大的好處。

5、大棗

大棗里還含有特別豐富葉酸,葉酸參與血細胞的成生,促進胎兒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所以,在懷孕期間必須補充葉酸,而食用一些紅棗是補葉酸的最好方法。

大棗中含有維生素A,一般準媽媽對維生素A的需要量比非孕期要多出20%-60%妊娠早期母體血中維生素A濃度下降,晚期上升臨產時降低,產后又重新上升,那么適當補充維生素A對于準媽媽是非常必要。

2、嬰幼兒語言發(fā)育規(guī)律

一、發(fā)育階段;

新生兒只會哇哇啼哭,沒有其他發(fā)音,2個月能發(fā)出和諧的喉音,3個月能發(fā)出哺喃之聲。

二、咿呀作語階段:

4~12個月,最初咿呀作語,語音含糊不清,漸漸發(fā)出“咯咯”的聲音,5~6個月會發(fā)出單音節(jié)詞,7~8個月會發(fā)復音,如爸爸、媽媽、達達等,并可重復大人所發(fā)出的簡單音節(jié)。

三、單詞、單句階段:

1歲以后能說日常生活用詞,如吃、睡、走等,1歲半時能講單句,能用語言表示要求,如“吃飯”、“媽抱”。2歲時能正確說簡單的話,如“媽媽上班去”等,會看畫說話,2歲到3歲能用代名詞,如”你、我、他?!?

四、成語階段:

先會說名詞單詞,后會說動詞,逐漸能連接名詞及動詞名詞和形容問,再是副詞以及簡單的連接詞。3歲時能把幾個詞組成句子,并說的很清楚,重復1~2句聽過的故事。會描述簡單的發(fā)生過的小事,舍唱簡短的兒歌,講出自己的名字。4歲時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會說很多話,5歲以后說話接近成年人。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