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幼兒 > 寶寶肥胖為什么更容易營養(yǎng)不良?如何讓寶寶健康飲食?[圖]

寶寶肥胖為什么更容易營養(yǎng)不良?如何讓寶寶健康飲食?[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6 17:53 寶寶肥胖飲食健康

寶寶營養(yǎng)不良其實是很常見的,一般常見于一些比較受的孩子,而且家長有時候容易忽略這個問題,有的寶寶可能本身就是比較胖了,但是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居然說孩子有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這就讓很多家長奇怪了,那寶寶肥胖為什么更容易營養(yǎng)不良?如何讓寶寶健康飲食?

寶寶肥胖為什么更容易營養(yǎng)不良?如何讓寶寶健康飲食?(1)

1、肥胖更容易營養(yǎng)不良

寶寶如果過多食用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使攝入的營養(yǎng)成分單一,時間久了體內營養(yǎng)素機制的平衡被打破,導致體內的脂肪不能正常代謝為熱量散失,只得積存于腹部與皮下,體重自然就會超標,同時也有一些必要元素攝入不足,造成營養(yǎng)不良。

2、寶寶肥胖有什么影響

1、過度喂養(yǎng)容易導致寶寶腦疲勞。因為吃的越多,胃腸需要血液越多,相對腦供血量減少,對大腦危害越大。

2、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造成消化不良或積食。

3、影響大腦發(fā)育,造成智力偏低。

4、成年后的各種慢性病的高危隱患,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

3、引起寶寶肥胖的原因

寶寶如果過多食用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使攝入的營養(yǎng)成分單一,時間久了體內營養(yǎng)素機制的平衡被打破,導致體內的脂肪不能正常代謝為熱量散失,只得積存于腹部與皮下,體重自然就會超標,同時也有一些必要元素攝入不足、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

所以寶寶如果過度肥胖,可能就是營養(yǎng)不良的信號,媽媽就要趕快想想寶寶平時的飲食習慣是否健康,不健康的話趕緊幫助寶寶改正。

4、如何讓寶寶健康飲食

0-6個月的寶寶

盡量純母乳喂養(yǎng),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明顯比人工喂養(yǎng)的孩子發(fā)生肥胖的幾率要低。

當然,母乳喂養(yǎng)也會肥胖,如果媽媽比較胖,且進食大量的含油脂的食物,乳汁中脂肪含量就會高,容易導致寶寶肥胖。因此母乳媽媽需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結構,同時注意喂養(yǎng)方式。

人工喂養(yǎng)或混合喂養(yǎng)的寶寶,則需要控制總奶量及喂養(yǎng)速度,寶寶需多少則喂多少,而不是拼命的灌孩子。有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吃點長胖點,使用孔徑較大的奶嘴或私自將奶嘴孔改大,這種做法都需要警惕。

6-12個月的寶寶

要合理安排奶量及輔食的量,避免過多的輔食或奶量導致總能量超標。平時媽媽要注意多給寶寶喝水,三餐里煮些健康的粥或湯,盡量少給寶寶喝過甜的飲料和奶制品飲料。輔食盡可能保持食物的原味,不可添加糖、蜂蜜、食鹽、蛋清等。

1歲以后的寶寶

保證飲食多樣化。平時的飲食做的葷素、粗細搭配,多選擇蛋白質豐富、脂肪量低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魚、豆制品等,脂肪類食物也要適量食用一些。如果寶寶已經偏胖,要控制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比如油炸食品等。

6個月之后引入輔食,逐步建立谷物為主,食物多樣的膳食模式,但這個時候奶還是最主要的營養(yǎng)來源,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有條件至寶寶2歲。一歲之內不添加任何調料(包括糖),1歲之后可以少量,但還是建議飲食清淡。

2~6歲學前兒童

1、規(guī)律就餐,自助進食,培養(yǎng)良好習慣;

2、每天飲奶,足量水,正確選擇零食;

3、食物合理烹調,易于消化,少油炸,少調料;

4、培養(yǎng)孩子參與食物的選擇與制作,增進孩子對食物的認知與熱愛;

5、經常戶外運動,保障健康生長。

5、寶寶健康飲食習慣

1、樂食

良好的餐前情緒,是兒童增加食欲的重要措施。吃飯時的情緒是否愉快,也是決定孩子是否樂食的關鍵;不要經常逼迫孩子吃飯或是吃飯時斥責小孩,否則會讓他覺得吃飯是一件討厭的事。

2、佳食

烹調技術要檢討:添加副食品后,要多變化樣式、口味,讓孩子每天對食物感到新奇,手藝不佳的媽媽,不妨多買一些幼兒食譜回家研究。

3、烹食

讓孩子參與制作過程:可以讓孩子自己涂果醬、加鹽巴,因為有參與感,而喜愛自己制作的食物。又如,餐前叫孩子幫著抹桌、端羹、拌佐料,或者介紹即將上桌的菜是其最喜愛者送的,營養(yǎng)和味道如何之類。

4、隔食

大人有時也會因為情緒、氣候而胃口不佳,如果偶爾孩子到了吃飯時間,仍不覺得餓,就別硬要求他吃。相對的,隔一段時間讓孩子再次嘗試:如果孩子對某一項食物感到討厭,可能只是暫時性不喜歡,可以試著隔一段時間再讓他吃吃看。

5、替食

學會替換原則:食物種類雖然不同,但是營養(yǎng)成分卻是可以替換,如果真的不喜歡某些食物,就試著找出可替換的食物。

6、管食

要避免孩子單獨進餐,沒有家長的管教和指點,一般都會胡挑亂選,自己認為好吃的吃一點,其它的菜肴營養(yǎng)再豐富也不會問津;或者吃一點、玩一陣,有的干脆把飯菜倒掉一些而謊稱自己吃了。

7、雜食

雜食充分體現(xiàn)食物互補的原理,是孩子獲得各種營養(yǎng)素的保證。可先從每天吃10種、15種食物做起。

8、慢食

要教育孩子學會“一口飯嚼30次,一頓飯吃半個小時”的習慣,這種慢食方法有多重效應:健腦、減肥、美容、防癌。

9、素食

原意為“基本吃素”,而不是一點葷也不吃,這也是人類本原的孩子幼嫩消化系統(tǒng)結構所決定的進食原型。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

10、早食

即三餐皆需早。對于孩子與大人來說,早餐早食是一天的“智力開關”;晚餐早食可預防十余種疾病。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