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運動 > 舞蹈 > 男孩被西瓜肉卡喉致缺氧,海姆立克手法可急救[多圖]

男孩被西瓜肉卡喉致缺氧,海姆立克手法可急救[多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8-10-24 07:23 男孩被西瓜肉卡喉致缺氧

西瓜是夏季很多人愛吃的水果,水分充足,營養(yǎng)也比較不錯,吃起來味道香甜,還有清熱解渴的作用,不過對于小寶寶們來說,吃西瓜的時候需要注意了,近日就有一個兩歲男孩吃西瓜卡喉嚨了,導致缺氧,后來到醫(yī)院就診將異物吐出才沒事。

男孩被西瓜肉卡喉致缺氧,海姆立克手法可急救(1)

1、男孩吃西瓜卡喉致缺氧

近日,賀州市某醫(yī)院急診科接到一起兩歲男孩被異物卡喉的病例,男孩可能有窒息死亡的危險。在詢問了男孩家長后,院方初步認定異物可能是沒嚼碎的西瓜馕,經(jīng)過醫(yī)護人員對男孩十多分鐘的背部按壓和拍打,男孩終于把卡在喉道的異物吐了出來,原來真是一塊寬度達到四厘米的西瓜果肉。

醫(yī)師提醒:孩子因為吃東西被卡喉,再加上搶救不及時而導致的悲劇不少,特別是像沒有牙齒或者牙齒不全的幼兒。所以家長在給孩子喂食物的時候,一定要把食物弄碎,如果發(fā)現(xiàn)三歲以下孩子的喉嚨被異物卡住,可以自己使用海姆立克手法進行急救。

男孩被西瓜肉卡喉致缺氧,海姆立克手法可急救(2)

2、海姆立克急救法

3歲以下孩子

小兒尤其是3歲以下的兒童咀嚼功能發(fā)育還不完善,很難將其嚼碎,加之吞咽功能尚不健全,極易發(fā)生氣管異物。

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這些卡在孩子氣管里的異物中,花生米高居首位,占48.9%,排在第二的是瓜子,第三是豆類。

救護人應(yīng)該馬上把孩子抱起來,一只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cè),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

如果上述操作異物沒出來,可以采取另外一個姿勢,把孩子翻過來,躺在堅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搶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側(cè),或取坐位,并使患兒騎在搶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搶救者以兩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兒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擊壓迫,但要很輕柔。重復,直至異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應(yīng)用于急救成人

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兩手臂環(huán)繞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cè)放在病人胸廓下河臍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頭、快速向上重擊壓迫病人的腹部。重復以上手法直到異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用于自救

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4個步驟的后3個步驟,或稍稍彎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體上,以物體邊緣壓迫上腹部,快速向上沖擊。重復之,直到異物排出。

男孩被西瓜肉卡喉致缺氧,海姆立克手法可急救(3)

3、哪些人不宜多吃西瓜

體質(zhì)弱、易累、怕冷的人。西瓜性味偏寒,以上人群體質(zhì)虛寒、陽氣弱,多吃更會“寒上加寒”。

腎功能不全的人。這類人排出體內(nèi)水分的功能大大降低,常會出現(xiàn)下肢或全身水腫。西瓜含水量近95%,不但會使水腫加重,還容易誘發(fā)急性心力衰竭。

腸胃虛寒的人。由于西瓜屬于“生冷食品”,吃多了容易傷脾胃,導致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引起腹脹、腹瀉。

感冒初期。感冒發(fā)燒患者常借助于西瓜來補水、退燒,但它屬于甘寒食物,不宜用于風寒感冒及感冒初期,特別是患有畏寒、無汗等癥狀者應(yīng)該少吃。

糖尿病人。西瓜含糖量在5%左右,糖尿病患者不應(yīng)多食。而且盡量不要在飯后吃,否則加重胰腺負擔,最宜在兩餐之間食用。

高齡老人。人上了年紀,多數(shù)都有脾胃偏寒、心腎功能差的問題,吃過多西瓜容易引起脾胃損傷。

其實,以上人群并非一點西瓜不能吃,只需掌握正確吃法:絕對不能吃冰鎮(zhèn)的,貯藏時,可放在冰箱冷藏室的最下層(溫度大約是8-10℃),拿出后在室溫下放置一會再吃,此時口味最好;每次吃的量不要超過一兩塊,而且要慢慢地吃;吃西瓜時,多吃西瓜靠皮的位置,它比瓜瓤的營養(yǎng)還高。

所以,盡量啃得干凈一些;最好在立秋之前吃,立秋后天氣寒涼,體質(zhì)較寒的人不宜食用。另外,用西瓜皮和紫菜、蝦仁一起燒湯,能起到冬瓜、絲瓜的作用,有利于清暑濕,也可以和綠茶一起泡水喝,解渴效果更佳。

男孩被西瓜肉卡喉致缺氧,海姆立克手法可急救(4)

小孩的身體還未發(fā)育完善,吃東西的時候也不是很注意,家長們需要注意給孩子吃的食物,不少小孩吃東西都被卡住過,如果沒有及時的搶救,很可能發(fā)生意外,在給孩子吃食物的時候,要將食物弄碎一些,西瓜很多人都愛吃,不過上述人群要少吃。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