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烹飪技巧 > 吃魚去腥提鮮的方法有哪些?如何給魚去腥最好?[圖]

吃魚去腥提鮮的方法有哪些?如何給魚去腥最好?[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8-12-11 00:37 魚肉吃魚膳食

魚肉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營養(yǎng)食物,適當吃魚可以為健康帶來不少的好處,但是有的魚類腥味太重,讓人不喜,這可以在烹飪的過程中使用一些去腥方法,那么吃魚去腥提鮮的方法有哪些?如何給魚去腥最好?下面就來詳細了解具體情況吧。

吃魚去腥提鮮的方法有哪些?如何給魚去腥最好?(1)

1、吃魚去腥的方法

1、如果是整條魚燉湯,可以先將魚兩面稍稍用油煎一下,魚煎好后放生姜、料酒爆香。加冷水大火燒開,水燒開前千萬別翻動魚身。小火慢煮至湯白時加一點醋,起鍋前再加鹽和雞精,撒上蔥花即可。如果家中沒有生姜,可以用香菜代替。方法是將魚兩面用油煎微黃,放冷水煮開后,放幾根香菜進去,煮完后,將香菜撈出。

2、如果用魚片做魚湯,可先用油爆香生姜片,加料酒,放冷水,等水開后再放魚片下鍋。此外,用八角熗油鍋,不僅可給魚去腥,還可增香。

3、加輔料,比如杏鮑菇。菌菇類都有增香提鮮的作用,杏鮑菇菇肉肥厚,質(zhì)地脆嫩,具有淡淡的杏仁香味,非常適合跟魚類搭配。

4、魚頭和魚尾先用油煎至金黃,取出魚頭用刀從中間劈開,再將劈好的魚頭下入鍋中,用大火將魚腦“頂”出,可使湯鮮味醇并富含多種營養(yǎng)素。

2、常見魚的功效作用

1.帶魚:潤膚、抗菌消炎

帶魚有暖胃、補虛、澤膚、祛風、殺蟲、補五臟等功效,可用作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輔助治療。帶魚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皮膚干燥者尤為適宜;還可用作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食療;常吃帶魚可以滋潤肌膚、保持皮膚彈性。泥鰍的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氣、清利小便、解毒收痔的作用,可以抗菌消炎。

2.草魚:溫中補虛,增智益腦

草魚味甘、性溫,有暖胃、平肝祛風等功效,是溫中補虛的養(yǎng)生食品。常吃草魚頭還可以增智、益腦。適用于脾胃虛寒、胃痛、頭痛等病癥。胃痛的人可用草魚一條,加豆蔻、砂仁各3克同煮;頭痛的人則最好用草魚加蔥或香菜同煮,能起治療作用。

3.鯉魚:健脾開胃、明目

鯉魚味甘、性平,有健脾開胃、利尿消腫、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熱解毒等功效。適用于水腫、咳嗽、氣喘、胎動不安、小兒驚風、癲癇等病癥。此外,由于鯉魚的視網(wǎng)膜上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因此,吃鯉魚眼睛明目的效果特別好。

4.胖頭魚:補虛

胖頭魚也叫鳙魚,其味甘、性溫,具有暖胃、補虛、化痰、平喘的功效。適用于脾胃虛寒、痰多、咳嗽等癥狀。體質(zhì)虛弱的人最好多吃胖頭魚的魚頭,它的溫補效果很好,還能起到治療耳鳴、頭暈目眩的作用。痰多、眩暈的人可以用胖頭魚和核桃仁一起煮食。

5.鯽魚:益氣、通絡下乳

鯽魚味甘、性溫,有益氣健脾、利水消腫、清熱解毒、通絡下乳等功效,可以治療浮腫、腹水、產(chǎn)婦乳少、胃下垂、脫肛等病癥。腹水患者用鮮鯽魚與赤小豆共煮湯服食有療效。用鮮活鯽魚與豬蹄同煨,連湯食用,可治產(chǎn)婦少乳。鯽魚油有利于心血管功效,還可降低血液粘度,促進血液循環(huán)。

6.鰱魚:溫中益氣

鰱魚味甘、性溫,有溫中益氣、暖胃、滋潤肌膚等功效,是溫中補氣養(yǎng)生食品。能起到祛除脾胃寒氣、利水、止咳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虛弱、水腫、咳嗽、氣喘等病的治療。吃鰱魚能緩解胃痛,尤其適用于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水腫病人可用鰱魚一條,加紅小豆30克煮食。

7.鱒魚:暖胃健脾

鱒魚屬于鮭魚的一種,它味甘、性溫,有暖胃作用,適用于凍瘡、寒凝痛經(jīng)、胃痛等癥狀。胃寒、疼痛的人可以用鱒魚加蔥、花椒煮食;若產(chǎn)后少乳,可以用鱒魚加火腿燉服。此外,外出旅游的人最好吃點鱒魚。因為旅途中人們常吃生冷的食物,飲食也不規(guī)律,腸胃功效會隨之減弱,容易受寒,吃鱒魚則可以暖胃、健脾。

8.墨魚:補氣血、滋肝腎

墨魚有滋肝腎、補氣血、清胃去熱等功能。是婦女的保健食品,有養(yǎng)血、明目、通經(jīng)、安胎、利產(chǎn)、止血、催乳等功能。

9.黃鱔:補虛、祛風濕

入肝脾腎三經(jīng),有補虛損、祛風濕、強筋骨等功能,對血糖也有一定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氣血兩虛者可用黃鱔肉絲、黃芪(紗布包)加水煮熟調(diào)味服食。小兒疳積、形瘦食少者可用黃鱔一條,切段加雞內(nèi)金少許煮熟食用。內(nèi)痔出血、子宮脫垂可將黃鱔煮食,久服有效。

10.黑魚:清熱祛風

有補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熱祛風、補肝腎等功能。黑魚與生姜紅棗煮食對治療肺結(jié)核有輔助作用。黑魚與紅糖燉服可治腎炎。產(chǎn)婦食清蒸黑魚可催乳補血。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