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腸胃很嬌嫩,在飲食和生活方面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生活中有很多食物適合寶寶食用,具有很好的養(yǎng)胃功效,下面就來詳細了解寶寶吃什么食物養(yǎng)胃吧。
材料:小米半碗,水適量。
做法:
1、小米用清水浸泡15分鐘,淘洗干凈。
2、加入涼水,大火燒開,小火煮十五分鐘,關火即可。
功效:中醫(yī)認為小米能“和胃溫中”,是養(yǎng)胃佳品。寶寶進食后可以在孩子的胃黏膜上形成一層保護膜,有補益脾胃的功能。
材料:山藥40克,南瓜40克,大米20克,鹽適量。
做法:
1、將大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山藥去皮洗凈,切成小塊;南瓜洗凈,切成小丁。
2、鍋內加水,將大米下鍋,用大火煮沸,然后放入山藥、南瓜,改小火繼續(xù)煮熟。
3、待粥稠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南瓜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鈷和果膠,能促進腸胃蠕動;山藥含有皂苷、黏液質,有潤滑、滋潤的作用,兩者結合,潤腸和胃。
材料:燕麥10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
做法:
1、將燕麥去除雜質,洗凈后在水中浸泡2小時,然后放入鍋中。
2、將米洗凈也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燒沸后改用小火熬煮。
3、煮的過程中,要不停地攪拌,煮至熟爛即可。
功效:燕麥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和維生素,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6及鈣、磷、鐵。食用燕麥粥,具有補益脾胃、止虛汗等功效。
材料:白扁豆75克,大米100克,紅糖5克。
做法:
1、白扁豆用溫水浸泡一夜;大米淘洗干凈,用水浸泡30分鐘。
2、鍋置火上,倒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將大米、白扁豆放入鍋中,煮沸后轉小火熬煮至米爛粥稠,最后加入紅糖拌勻即可。
功效:白扁豆富含膳食纖維、蛋白質、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有清暑解渴、健脾和胃、除濕止瀉等作用;大米有補脾和胃的作用。二者一起煮粥食用,有調補脾胃的作用。
材料:蓮子50克,糯米100克。
做法:
1、將蓮子用溫水浸泡,去心后用清水洗凈。
2、把糯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1~2小時。
3、將蓮子、糯米加清水適量放入鍋中,置于火上,煮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營養(yǎng)豐富。此粥清心養(yǎng)神,健脾和胃。
材料:山藥1根,適量百合,燕麥片1勺,小米一杯,適量紅棗。
做法:
1、將山藥去皮切塊,百合,小米,燕麥,紅棗洗干凈備用。
2、待鍋中水煮沸之后放入山藥,小米,紅棗開小火熬煮。
3、最后放入燕麥和百合燜熟食用,
功效:山藥中的黏蛋白能夠在胃蛋白酶作用下保護胃壁;百合中的低聚糖都是維持腸胃正常功能的有效成分。
材料:紅薯,大米適量。
做法:
1、將紅薯去皮洗凈,大米洗凈后放入鍋中。
2、倒入適量清水熬煮成粥。
功效:紅薯中含有大量不溶性纖維,能起到保護胃腸健康,有養(yǎng)胃功效。
1、鹽
寶寶的消化系統(tǒng)和腎臟功能還不完全,不能很好的消化鹽中的鈉離子,甚至是導致鈉中毒。
2、杏仁
寶寶不能吃杏仁。當孕婦吃杏仁時容易導致流產(chǎn),而寶寶如果吃杏仁則會出現(xiàn)嘔吐頭昏現(xiàn)象,嚴重者甚至是死亡。
3、蜂蜜
蜂蜜是很容易感染上一種會產(chǎn)生毒素的肉毒桿菌,寶寶的腸胃功能還不夠強大,對于毒性較強的毒素很容易使寶寶中毒,所以寶寶還小的時候不要給寶寶吃蜂蜜,蜂蜜水也不行,否則會導致寶寶惡心嘔吐,嚴重者可能會死亡。
4、糖
很多寶寶都喜歡吃甜的東西,什么糖果之類的都喜歡,但是如果寶寶糖吃多了,不僅容易引起口腔衛(wèi)生問題,還會降低食欲。而且糖類吃多了,會消耗寶寶體內的微量元素,從而影響到寶寶的身體健康,導致寶寶的免疫力能力大大減少。
5、冷飲
寶寶的腸胃粘膜還處于脆弱狀態(tài),對食物的溫度較為敏感,如果飲用冷飲容易傷害胃粘膜,而且飲料是不適合寶寶喝的,特別是帶有糖精或者是色素的飲料,這些都是影響寶寶生長發(fā)育的。
6、動物脂肪
很多寶媽們給寶寶制作輔食時,一定要去除肉類的脂肪,寶寶的腸胃功能不能有效化解動物脂肪里的物質,會是鈣質流失,從而導致寶寶缺鈣,嚴重者還會引起小兒腹瀉。
7、雞蛋清
寶寶的腸胃還沒有發(fā)育完全,腸道內壁的組織隔膜較為通透,蛋清中的分子體型又是非常小的,有的時候會直接穿過腸壁進入到血液里,造成寶寶長濕疹。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wǎng)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