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烹飪技巧 > 炒各種菜用什么油溫?油溫的判斷方法[圖]

炒各種菜用什么油溫?油溫的判斷方法[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8-12-12 09:07 炒菜食用油做菜做飯

眾所周知,炒菜的時候一般都是需要先放食用油的,而熟悉烹飪的朋友也都知道,很多食物烹調(diào)時所需要的油溫都是不一樣的,例如有的菜油溫只需要六七成熱,而有的才則需要油達到烈油的狀況。那么炒各種菜用什么油溫?油溫的判斷方法是怎樣的?

炒各種菜用什么油溫?油溫的判斷方法(1)

1、炒各種菜用什么油溫

1.熱油鍋

俗稱“五六成熱”,約為140℃~180℃,此時油面波動,向四周翻動,微有青煙升起,原料下油后,其周圍出現(xiàn)大量氣泡,并伴有嘩嘩聲。熱油鍋一般用于干炸、軟炸等類型的菜肴,如軟炸蝦仁、炸香椿、干炸帶魚、干炸里脊等。另外,炒青菜和炒肉類菜肴也要將油溫控制在五六成熱。

干炸帶魚、干炸里脊等菜肴需要復炸,即將菜肴炸熟后撈出,待油溫升高后再炸一遍,復炸時需要七八成熱油溫,才能使菜外酥里嫩。用熱油鍋炒青菜能使炒出來的菜顏色漂亮且營養(yǎng)流失少,油溫過高可能會造成原料受熱不均勻,油溫過低蔬菜容易出水。炒制肉類菜肴時,先放肉煸炒至發(fā)白后,再放入蔥姜繼續(xù)煸炒,最后放配料。

2.旺油鍋

俗稱“七八成熱”,此時油面有青煙,用手勺攪動有響聲,原料下油鍋后,周圍出現(xiàn)大量氣泡,并帶有輕微的油爆聲。一般適用于炸制菜肴,如干炸帶魚,干炸里脊。

也適用于烹制紅燒、干燒類菜肴之前的過油,如紅燒肉、紅扒肘子、干燒魚等。還有將油燒至十成熱的,可以做火爆燎肉,蔥爆羊肉等。

3.烈油鍋

“九十成熱”又稱烈油,約為250℃~300℃,油煙密、有灼熱的熱氣,青煙四起并向上沖,即將到達燃點。原料入鍋后有大泡翻騰,并伴有爆破聲。這種油溫僅適用于蒸制菜肴和水煮類菜肴,如給水煮肉片、蔥油魚等上最后一道工序。做法是,把熱油淋在蔥絲、蒜末、花椒、辣椒碎上。這時有嘩嘩的響聲,熱油易飛濺,要小心。

4.熱鍋熱油

熱鍋熱油雖然用途廣泛,可也會遇到麻煩。比如在烹調(diào)雞、魚等含水量較高、質(zhì)地較嫩的原料,或用蛋清、淀粉漿過的葷性原料時,常會出現(xiàn)粘鍋現(xiàn)象。這個時候,提示就要調(diào)整一下放油順序,采用熱鍋涼油法來解決。

5.熱鍋涼油

熱鍋涼油主要適用于滑制菜肴。為防止干燒鍋的危險,可先將鍋內(nèi)倒入少許油一起燒至八九成熱時,將油倒出。然后再放入適量涼油,燒至三四成熱時,先進行滑油,再進行滑炒或煸炒,如滑炒里脊絲,清炒蝦仁等。做奶湯的時候也適用,如奶湯三鮮等?!盁徨仜鲇汀狈ㄅ胫频牟穗人缮⑺啵|(zhì)嫩不綿,還能起到不粘鍋、防止菜肴破碎的作用。

6.冷鍋冷油

還有一種用得比較少的方法,叫冷鍋冷油。即將油和原料同時放入鍋里后,再開始小火加熱,這種方法主要用于炸制,也叫“吞炸”。以油炸花生米為例,先將油和花生米一起放入鍋內(nèi),再逐漸加熱。加熱時宜用小火,看到花生米變色就要關火,等油冷卻下來后將花生米瀝出。這樣炒出來的花生米才酥脆,不會外糊里不熟。同樣做法的還有炸松子仁、瓜子仁、椒鹽蛇段、蒜香排骨等。

2、如何判斷油溫

一、觀察法

一般情況下,油里面的泡泡聚在一起就可以下肉菜了,如果下素菜就稍微提前一些。

三四成熱又稱溫油,約為90℃~130℃,油面平靜,無煙和聲響,原料入鍋后有少量氣泡伴有沙沙聲,油溫會迅速下降,適用于滑油,制作較軟嫩的菜肴,如滑炒里脊絲、清炒蝦仁、宮保雞丁等。

五六成熱又稱熱油,約為140℃~180℃,油面波動,向四周翻動,略有青煙升起,這種油溫最適合煎、軟炸等,原料入鍋后氣泡較多并伴有嘩嘩聲。軟炸蝦仁、炸香椿、炸花椒葉等,用這種油溫比較合適。

七八成熱又稱旺油,約為190℃~240℃,此時油面的翻動轉(zhuǎn)向平靜,有青煙,手勺攪動時有聲響,可適用于炸、烹、炒等烹調(diào)方法。原料入鍋后有大量氣泡并伴有爆破聲。

九十成熱又稱烈油,約為250℃~300℃,油煙密、有灼人的熱氣,青煙四起并向上沖,即將到燃點,原料入鍋后大泡翻騰伴爆炸聲,僅適用于爆菜或給蒸制菜肴澆油,如爆炒腰花或蔥油魚等,這時操作較危險,要小心。

二、筷子法

用竹筷子插入油鍋中,如果筷子的周圍浮起油花越多就表示油溫越高,就以150℃油溫為例,筷子的周圍泡沫很多但是都較為細小。

2成熱時,油的表面變化不大,用手置于油鍋表面,能微微感覺到有點熱。

5熱時,油的表面開始變化明顯,用筷子置于油中,能看到有微小的氣泡浮起。

7成熱時,筷子上的氣泡變的密集,開始有少許青煙升起。

8成熱時,汽包變得很密集,鍋的上方油煙變的明顯。

三、聲音法

油鍋里的響聲快沒了的時候就可以下肉菜了,素菜提前。

溫馨提醒:不少人做菜時只研究食材和調(diào)料,卻忽略了油溫,其實油溫對菜的口感和營養(yǎng)影響很大,不同菜對油溫的要求也不同。

3、如何健康炒菜

1、裹層面糊再煎炸

煎炸的菜品,香味濃郁、口感酥脆,比如炸雞腿、炸魚、煎牛排等。煎炸這類食物時,蛋白質(zhì)經(jīng)過高溫可產(chǎn)生大量的雜環(huán)胺、多環(huán)芳烴類等強致癌物。要想減少致癌物產(chǎn)生,可在原料外裹一層厚度適中的面糊(可用淀粉、蛋清混合)再下油鍋煎炸。這些面糊就像給原料穿上了一件“保護衣”,不讓原料直接在高溫的油里加熱,可最大程度減少致癌物的產(chǎn)生。裹面糊時,應盡量均勻、厚度適中,使加熱均勻。

另外,煎炸食物時油溫最好控制在200攝氏度以下(用中火加熱),煎炸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兩分鐘。

2、炒菜時加醋在烹飪過程減少致癌因素,還要盡可能多地吸收維生素C。因為維生素C可阻斷亞硝基化合物(一種可導致消化道癌癥的物質(zhì))的形成。

加醋有兩個好處,第一是保護食物中的維生素C,因為維生素C在酸性的環(huán)境下更加穩(wěn)定。第二,加醋能促使維生素C的吸收。因為,維生素C在消化道中被吸收是靠一種選擇性吸收的細胞,這種細胞有個特點是喜酸,醋中的醋酸會刺激這種細胞,讓其大量吸收維生素C。

3、出鍋前勾芡

做菜時,食材里的礦物質(zhì)、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會損失到湯中。而芡汁就像是一件“保護衣”,能更多地保留維生素C。通常勾芡要掌握好時間,應在菜肴九成熟時進行。過早會使芡汁發(fā)焦;過遲則使菜受熱時間長,容易失去脆嫩的口味。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