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由于身體體質較差的影響,如果飲食不當,就會很容易導致小兒出現(xiàn)便秘癥狀,這對兒童的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需要及時治療并做好護理工作,那么小兒排便不暢是怎么回事?小兒長期便秘怎么辦?小兒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就來詳細了解解決方法吧。
一般認為小兒便秘的發(fā)病多與以下因素有關。
膳食結構不合理,如偏食,肉多菜少,或食物中蛋白質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大便呈堿性易干燥,或米面類較谷類易于便秘等;
食物成分不足;
排便不良習慣,如憋大便,常用瀉劑或灌腸或開塞露肛注,缺乏體力活動等;
藥物影響,如正在服用鐵劑、抗膽堿能藥物、抗酸藥、某些抗驚厥藥、利尿劑等使腸蠕動減少所致;
其他疾病因素,如患慢性病如營養(yǎng)不良、佝僂病、高鈣血癥、皮肌炎、交感神經功能失常、呆小病及先天性肌無力等因腸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
精神因素,如小兒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也可引起短時間的便秘。
遺傳因素,患兒生后即有便秘,可能有其家族史,與遺傳有關。
其他因素,如肛裂、肛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脊柱裂或腫瘤壓迫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
首先,改善飲食內容,多補充水分和含纖維素多的食物。4個月以上嬰兒便秘,可加橘子汁、番茄汁、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等輔食潤腸;幼兒階段便秘患兒,可多吃粗糧食品,如紅薯、胡蘿卜及蔬菜。
其次,訓練良好的排便習慣。3個月到1歲的嬰兒可在清晨喂奶后由其家屬坐位抱著,連續(xù)執(zhí)行0.5-1個月即可養(yǎng)成習慣。1歲以上患兒堅持晨起喝一杯溫水后坐排便馬桶上排便,養(yǎng)成良好排便習慣。
另外,增加活動量。鼓勵患兒多運動,或對其胃腸反應區(qū)及腹部進行順時針摩腹,可以緩解患兒緊張情緒,增加胃腸蠕動及傳導能力,改善便秘。
此外,小兒推拿治療也是治療小兒便秘的安全有效,易于接受的優(yōu)選方法。
1、注意合理飲食結構,糾正不良進食習慣。嬰兒應適時添加輔食,幼兒應多吃蔬菜、水果,適當補充粗糧。
2、增加活動量,避免少動久坐、久臥。
3、避免情志刺激,保持精神舒暢。
4、加強排便訓練,堅持良好的排便習慣。
1.順時針按摩肚子
中醫(yī)有順時針按摩為瀉,逆時針按摩為補的說法。因此,順著腸管的蠕動方向按摩,能加快腹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胃腸平滑肌的收縮,使腹內蠕動加強,緩解便秘。
按摩方法:以手掌根部緊貼孩子腹部,以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孩子的臍周,邊揉邊推,如此反復。每次按摩時間持續(xù)8-10分鐘即可,每日按摩2-3次,直至便秘好轉后,再堅持1-2周,可以鞏固效果。
2.按摩肚子上的天樞穴
除了腹部的整體按摩外,便秘小兒還可以通過按摩肚臍旁的天樞穴來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
定位:天樞穴是以肚臍為對稱軸的兩個穴位,位于肚臍左右兩寸處。
按摩方法:小孩睡前,家長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摩孩子的天樞穴5分鐘。
3.按摩肚子上的大巨穴
大巨穴位于下腹部,經常按揉能有效改善小孩消化系統(tǒng)的不適,對于便秘、腹痛等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定位:位于下腹部,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分4等分后,從肚臍往下的四分之三點的左右三指寬的位置。
按摩方法:仰臥,屈膝,兩手中指分別按在同側的兩個穴位,一遍鼓肚子一遍進行輕柔地按壓。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