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胃病高發(fā)的季節(jié),冬季天氣寒冷,胃部可能會受涼,導致一些不適癥狀出現,在冬季的時候要注意養(yǎng)胃,呵護胃部的健康,平時通過飲食可以起到養(yǎng)胃的作用,那么適合冬季養(yǎng)胃的食譜有哪些?冬季養(yǎng)胃吃些什么好?下面為大家介紹。
1、紅參石斛竹絲雞
做法:紅參3克、石斛3克、竹絲雞150克、姜片適量。將竹絲雞去毛洗凈切塊,再與洗凈的藥材放進燉盅內,加清水300毫升,武火隔水燉2小時即可。
專家點評:紅參能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石斛味甘性平,養(yǎng)胃陰、生津液、滋腎陰、潤肺補脾除虛熱。烏雞治虛勞、消渴、滑泄、下利、崩中帶下等癥。
適用人群:氣陰兩虛之人而見神疲乏力、虛勞煩熱、口干舌燥。
2、養(yǎng)胃冬瓜湯
做法:冬瓜(帶皮)500克,火腿50克。將火腿先加入蔥、姜,水煮半小時,再加入冬瓜,小火燉約15分鐘,加入作料。
專家點評:冬瓜性平,冬瓜皮能利水、除熱;火腿具有養(yǎng)陰和胃、健脾開胃的功效。
適用人群:此方可消暑養(yǎng)胃,適用于脾胃虛弱、胃口不佳的人。
3、紅參苓術燉牛腱
做法:紅參、云苓8克、白術3克、牛腱150克、姜片適量。將牛腱洗凈切片,再與洗凈的藥材一起放進燉盅內,加清水300毫升,隔水燉2小時即成。
專家點評:紅參味甘微苦性平,能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凡氣血津液不足之癥皆可應用。
云苓味甘淡性平,健脾利水,寧心安神。白術味甘微苦,性溫,健脾燥濕、利水、安胎。牛腱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
適用人群:脾胃虛弱所致的胃脘脹痛、腹痛泄瀉、食欲不振者;病后體弱、營養(yǎng)不良者。
山楂能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提高蛋白酶的活性,其脂肪酶可促進脂肪分解,促進消化。
山楂對于肉食造成的食積效果最好,因此在吃包肉的咸湯圓可以搭配山楂茶使用。生山楂消食的效果比炒山楂好。
使用山楂的注意事項包括對于胃潰瘍、胃酸過多的病患,可能會加重胃部不適,要避免使用。
另外因為山楂消肉積的效果很好,有些人吃了以后,會感覺饑餓,更想吃東西,對于吃東西后容易腹脹而影響食欲的人則可以用于治療。
《本草綱目》記載:“麥芽能消化一切米面諸果食積?!睋Q句話說,麥芽可促進淀粉類食物的消化,作用機轉是透過對胃酸與胃蛋白酶分泌的促進作用。
生麥芽消食積的效果比較好,可在吃湯圓時,搭配生麥芽茶使用。
雞內金是雞的砂囊內壁,即一般我們吃的雞肫內壁。雞內金有比較強的消食化積作用,也有健運脾胃的效果。因此不管是米面淀粉類或肉食造成的食滯證都可以有幫忙,一般我們吃的雞胗也會包含內壁,因此就會有效果。
1、飲水擇時
想要護胃,必須要有足夠的胃液來消化,而早上起來胃酸比較濃,此時空腹進食會大致消化不良。建議早上空腹喝一杯白開水,餐前一小時也喝一杯白開水,能很好的稀釋胃液,達到酸堿平衡,自然就不會影響消化了。
2、溫性食物最養(yǎng)胃
溫性食物有強身益氣,滋補腸胃的作用。太過熱性的食物會造成肝火、胃火旺盛,適得其反;過寒性的食物易造成腹瀉、腸胃炎等疾病,因此養(yǎng)胃需吃溫性食物,例如:牛肉、瘦肉、魚肉、龍眼、荔枝、石榴、大豆、牛奶等。
3、三頓要定時定量
從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碼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然后嚴格遵守。這同時會對睡眠時間產生影響,因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塊吃的,這種習慣必須要改,并不是說晚上吃夜宵可以彌補過來的,因為人的生物鐘雖然可以前后移動,但總是在一定范圍內,不可能產生太大的差別。
4、擦小腹
兩手分別緊貼肚臍兩側,上下來回擦動,發(fā)熱為止。胃脹、腹痛的病人可選用,每日2—5次。肚臍兩側旁開2寸為天樞穴,這個方法能刺激此穴,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及消化功能紊亂引起的積食、嘔吐、腹瀉、便秘等。
5、喝桂花茶
古人認為桂花為百藥之長,可以“散冷氣”。桂花性溫味辛,煎湯、泡茶或浸酒內服,可以化痰散瘀,對食欲不振、痰飲咳喘、腸風血痢、經閉腹痛有一定療效。用桂花、紅茶做成桂花茶,有暖胃的功效,適宜冬天飲用。可以取7—10朵桂花,1—2克紅茶,用開水泡開,沒有糖尿病的人可根據自己口味添加少許紅糖,代茶飲。連續(xù)飲用7—14天,對冬季暖胃有很好效果。
6、控制酒量
少量飲酒能刺激胃腸蠕動,以利消化,亦可暢通血脈,振奮精神,消除疲勞,除風散寒。但過量飲酒,害處很多。李時珍曾言:“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津,生痰動火……”。飲酒過量,脾胃必受其害,輕則腹脹不消,不思飲食,重則嘔吐不止。老年人酗酒或長期大量飲烈性酒,更易導致腦出血、胃出血或肝壞死而損壽。
7、平心靜養(yǎng)
專家認為,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與人的情緒、心態(tài)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wèi)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wěn)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8、不能吃得過快
冬天吃飯的速度一定要慢。如果剛從室外回來,不要馬上吃飯,可以先喝點溫水,過10—15分鐘后再進餐。每頓飯的進食時間至少在25分鐘以上,一定要放慢速度,增加咀嚼時間。冬天吃飯,最好先吃點主食,再吃菜肉、喝湯,這樣有利于刺激唾液分泌淀粉酶,增強胃的消化能力,還能保護腸胃。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