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里面有很多種類型的中藥,最常見的就是我們經(jīng)常用到的植物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草藥,中草藥根據(jù)入藥部位的不同分類,一般有根莖葉種子以及花朵的分類,虎耳草就是一種中草藥,那么,一般虎耳草都有哪些具體的功效作用呢?
【中藥名】虎耳草 huercao
【別名】金線吊芙蓉、爛耳草、石荷葉、金絲荷葉、耳朵草。
【英文名】Herba Saxifragae Stoloniferae
【來源】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常綠草本。高14~45厘米,有細長的匍匐莖,帶紅紫色。葉通常數(shù)枚基生,肉質(zhì),密生長柔毛,葉柄很長;葉片廣卵形呈腎形,基部心形或截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鈍鋸齒,兩面有長伏毛,上面有白色斑紋,下面紫紅色或有斑點。圓錐花序稀疏,花梗有短腺毛;花兩側(cè)對稱;萼片5,不等大,卵形;花瓣5,白色,下面2瓣大于其他3瓣,披針形,上面3小花瓣卵形,都有紅色斑點;雄蕊10;心皮2,合生。蒴果卵圓形?;ㄆ?~7月,果期10~11月。
【產(chǎn)地分布】生于中性至微酸性富含有機質(zhì)的土壤或巖石上。分布于華東、華南、西南等地。
【采收加工】夏季割取地上部分,鮮用或曬干。
【藥材性狀】新鮮全草紫紅色或墨綠色,干品為棕紅色。全體有毛。根莖段具細須根。匍匐莖細長如線。葉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圓形或腎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鋸齒;具長葉柄,聚生于莖基或節(jié)部?;ㄇo頂端有圓錐花序。蒴果卵圓形。無臭,味微苦。
【性味歸經(jīng)】性寒,味微苦。歸肺經(jīng)、胃經(jīng)。
【功效與作用】祛風、清熱、清血解毒。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涼血藥。
【臨床應用】用量10~15克,煎湯內(nèi)服;外用適量,煎水洗;鮮用搗敷;或絞汁滴耳及涂布。用治風疹、濕疹、中耳炎、丹毒、咳嗽吐血、肺癰、崩漏、痔疾。
【藥理研究】對變形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具有強心、利尿作用;對葡萄球菌和鏈球菌體外實驗未發(fā)現(xiàn)抑制作用。
【化學成分】含槲皮苷、槲皮素、5-葡萄糖苷、巖白菜素、沒食子酸、原兒茶酸、琥珀酸、甲級延胡索酸、綠原酸、槲皮苷、熊果粉苷及揮發(fā)油等成分。
【使用禁忌】有小毒,孕婦慎服。
【相關(guān)藥方】①治肺癰吐臭膿痰:虎耳草12克,忍冬葉30克。水煎2次,分服。(《江西民間草藥》)
②治痔瘡腫痛:虎耳草30克。水煎,加食鹽少許,放罐內(nèi),坐熏,每日2次。(《江西民間草藥》)
③治淋巴結(jié)核:虎耳草鮮草搗爛敷患處,連用3~5天。(南藥《中草藥學》)
④治血崩:鮮虎耳草30~60克,加黃酒、水各半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⑤治吐血:虎耳草9克,豬瘦肉120克?;焱鐮€,做成肉餅。加水蒸熟食。(《江西民間草藥》)
⑥治風火牙痛:虎耳草30~60克。水煎,去渣,加雞蛋1只同煮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⑦治皮膚風疹:虎耳草、蒼耳子、紫草、蘆根各15克。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廣西本草選編》)
⑧治蕁麻疹:虎耳草15克,土茯苓24克,忍冬藤30克,野菊花15克。水煎,頭汁內(nèi)服,二汁熏洗患處。(《浙江藥用植物志》)
【藥材性狀】新鮮全草紫紅色或墨綠色,干品為棕紅色。全體有毛。根莖段具細須根。匍匐莖細長如線。葉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圓形或腎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鋸齒;具長葉柄,聚生于莖基或節(jié)部?;ㄇo頂端有圓錐花序。蒴果卵圓形。無臭,味微苦。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wǎng)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