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美容 > 護膚養(yǎng)顏 > 秋日護膚的誤區(qū)有哪些?秋日不正確的護膚方法是什么?[圖]

秋日護膚的誤區(qū)有哪些?秋日不正確的護膚方法是什么?[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9-11-28 20:10 秋天護膚皮膚

在秋季,皮膚會逐漸的變得干燥些的,這是因為秋季氣溫會開始干燥了,所以妹紙們在護理皮膚的時候就應(yīng)該有針對性的來護理皮膚的,那么,秋日護膚的誤區(qū)有哪些?秋日不正確的護膚方法是什么?下面大眾健康網(wǎng)小編為大家盤點下秋日護膚的誤區(qū)。

秋日護膚的誤區(qū)有哪些?秋日不正確的護膚方法是什么?(1)

1、秋季護膚的誤區(qū)

第一個美容誤區(qū):每天使用面膜

面膜使用得過多,不一定就能保證皮膚的水嫩。如果你使用的面膜中含有酒精、果酸等成分,敷得太頻繁會刺激臉部肌膚,令其變得脆弱。

正確方法:冬季最好使用成分單純的保濕面膜,每周敷一兩次,每次時間不能太長,約15—20分鐘即可。不要等到整片面膜都干掉再拿下來,否則等面膜的水份蒸發(fā)后,根本起不到保濕作用。敷完面膜之后,還要記得趕緊搽上乳液或乳霜鎖住水份,才能夠緊緊地鎖住水分,保濕工作才算是做好了。

第二個美容誤區(qū):每周都要去角質(zhì)

雖然去角質(zhì)可以幫皮膚重拾光彩,但過于頻繁地去除角質(zhì)(例如每周做1次以上),或同時使用好幾種去角質(zhì)產(chǎn)品,會讓角質(zhì)層變得越來越薄,失去儲水及抵抗外界環(huán)境傷害的能力。

正確方法:在秋冬這樣寒冷的季節(jié),不需要頻繁地去角質(zhì)??梢园讶ソ琴|(zhì)間隔的時間拉長一點,對皮膚反而更好。即使是油性皮膚,一兩周去一次角質(zhì)就可以了;如果是干性皮膚的人,根據(jù)自己皮膚的情況,每月去一次角質(zhì)。

第三個美容誤區(qū):過度依賴噴霧

在平時的補水保濕工作中,有人喜歡隨身帶一瓶礦泉噴霧,以便隨時拿出來噴一噴,舒緩不適。其實這樣反而可能吸干皮膚原有的水份。雖然保濕礦泉水含有微量的礦物離子,的確可以補充水份,但由于不含能鎖水的保濕成分,所以經(jīng)常事倍功半。如果噴的次數(shù)太頻繁,同時又沒有搽乳液鎖住水份,會讓皮膚陷入干——濕——干的惡性循環(huán)。

正確方法:不應(yīng)太頻繁使用噴霧,秋冬季節(jié)每天兩到三次就可以了。如果皮膚實在太干,使用噴霧后應(yīng)適量涂抹有鎖水功能的面霜。

第四個美容誤區(qū):不用護膚品,只用化妝水保濕

有些人因為討厭臉上油乎乎的感覺,很多人根本不碰含油保養(yǎng)品,洗臉后只搽保濕化妝水,以為這樣皮膚就會水嫩透亮,卻不知如此非但不能吸飽水,反而令肌膚更干。這是因為,如果沒有后續(xù)的鎖水產(chǎn)品,化妝水很快就會蒸發(fā),尤其當外界很干時,蒸發(fā)的速度會更快,甚至還會一并帶走臉部皮膚原有的水份。

正確方法:秋冬應(yīng)該選擇不含酒精的產(chǎn)品,這樣多皮膚就會少點刺激,并且洗完臉后,趁臉部還濕潤時,趕快搽上保濕產(chǎn)品,并再上一層乳液或乳霜,以及時鎖住水份。

第五個美容誤區(qū):面部清潔產(chǎn)品不更換

秋冬不是炎熱的夏季,面部也不再油光滿面,如果你還用夏天使用的清潔產(chǎn)品洗臉,會讓臉越洗越干,且更易引起敏感癥狀,如泛紅、脫皮、瘙癢等。

正確方法:避免使用磨砂洗面奶,改用成分單純、溫和的保濕洗面奶。一天洗臉不宜超過兩次,水溫更不能太高,否則熱水會破壞皮膚的皮脂膜,降低表皮保水能力,刺激臉部毛細血管擴張,讓人覺得干癢、不舒服。

2、白糖洗臉能祛斑

白糖洗臉對色斑是有一定淡化作用的,白糖富含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C,具有很好的美容養(yǎng)顏效果,白糖提取于甘蔗或甜菜,綠色而安全,而且含少量的微量元素。而且白糖還含有叫做“糖蜜”的多糖,具有較強的抗氧化功效。糖里面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對皮膚也有一定好處。平時用來清洗臉部肌膚可以不但可以美白,抑制肌膚衰老,還能有效去掉黑色素沉淀,所以,白糖洗臉對去除和淡化臉部斑點是有一定功效的。

方法步驟:

1.濃縮的白糖水成分更高,祛斑的效果也更好,在瓶子里加入白糖,然后加少量溫水,剛好能溶解白糖就好,每天晚上潔面后,用棉簽蘸取白糖水,涂抹于斑點處,第二天早晨再洗干凈即可,堅持使用,可以有效淡化面部色斑。

2.白糖配合洗面奶一起洗臉,也可令祛斑效果加倍,濕臉后,擠出洗面奶在手心,再加入一點點白糖,在掌心揉搓均勻后再輕輕在臉上按摩,這方法不但能祛斑,還可以去角質(zhì)。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xué)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