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一個多發(fā)的疾病,其實很多人都容易患痔瘡,痔瘡主要是平時的習慣不好導致的,比如說久坐或者是久站就容易患痔瘡,當然和人的飲食習慣也有關系,痔瘡比較難根治,有人會用中醫(yī)來治療,那艾灸對痔瘡有用嗎?艾灸治痔瘡灸哪里?
中醫(yī)學認為,痔瘡多因久坐,久站,負重遠行或飲食失調,嗜食辛辣,肥甘之物,瀉痢日久,勞倦過度,導致肛腸氣血失調,脈絡瘀滯,濕熱下注肛門引起。
利用艾灸療法,能保證人體氣血循環(huán)順暢,振奮人體“陽氣”,溫養(yǎng)全身組織,對痔瘡起到一定的治療功效。
次髎:取坐位,從骨盆后面髂膌最高點向內下方骶角兩側循摸可觸及一高骨突起,與之平行的髂骨正中圖起初即為第二骶椎棘突,髂后上棘與其之間的凹陷處即為該穴。
會陽:在骶部,于尾骨下段0.5寸處的凹陷中即為該穴。
長強:在會陰區(qū),尾骨下方,尾骨端與肛門連線中點凹陷處。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下肢伸直或足跟上體,腓腸肌部出現人字紋,人字紋下觸及到的凹陷處即為該穴。
二白:在前臂前區(qū),腕掌側遠端橫紋上4寸,橈側屈肌腱兩側,左右各2穴。
巨虛:在小腿外側,犢鼻下9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天樞:在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處。
大腸俞: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長強:在會陰區(qū),尾骨下方,尾骨端與肛門連線中點。
關元俞:位于腹正中線上,臍下3寸處。
血海:在股前區(qū),用左手掌心對準右髕骨中央,手掌伏于膝蓋上,拇指與其他4指約成45度,拇指尖所指處即為該穴。
氣海俞:仰臥位,先取關元,在關元與肚臍連線的中點處,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該穴。
主要癥狀:肛門墜脹疼痛,大便下血,血色粉濁,排便不暢,便時有物脫出,里急后重,身重困乏,核痔漸紅,舌紅
苔黃膩,脈弦滑。
施灸穴位:次髎,會陽,長強,承山,二白;肛門腫痛加秩邊,飛揚;便秘加巨虛,天樞,大腸俞。
主要癥狀:以痔核突出為主,肛門墜脹,便時有物突出,需要用手還納,少氣懶言,便血色淡量多,頭暈目眩,舌淡
苔白,脈細無力。
施灸穴位:長強,關元俞,便后下血量多加血海,氣海俞。
痔瘡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肛門疾病,由于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習慣影響導致了痔瘡發(fā)生,痔瘡發(fā)作時會使得患者的肛門產生很大的疼痛,大便出血,使患者朋友們難以忍受。那么得了痔瘡嚴重嗎?專家表示,很多患者在得了痔瘡疾病之后還是不了解痔瘡到底會有什么樣的危害,也正是因為對危害的不了解對于治療病情也不是很積。下面來看看得了痔瘡對身體的危害:
1、痔瘡易引發(fā)婦科疾病
由于肛門和女性私處接近,痔瘡出血或發(fā)炎往往會導致細菌大量繁殖,病菌侵入女性私處,引發(fā)婦科炎癥。
2、痔瘡易致植物神經紊亂
可引起神經衰弱癥狀,因肛門部神經與股后皮神經和坐骨神經聯系密切,因此肛門疾患,可引起腰部、骶骨、股后部墜脹、疼痛不適,還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統(tǒng)反射性功能紊亂。
3、痔瘡易致皮膚濕疹
由于痔塊脫出及括約肌松弛,黏液流出肛門外刺激周圍皮膚,易導致肛門瘙癢及皮膚濕疹。
4、痔瘡易致肛門功能失常
由于肛門感染、肛門梳硬結、肛竇炎、肛裂、肛瘺、肛門膿腫、痔瘡等,反復發(fā)作,經久不治,一方面導致肛門攣縮,排便困難;另一方面侵犯肛門括約肌,易導致肛門半失禁。
5、痔瘡易誘發(fā)直腸癌
痔瘡若得不到及時治療,病情不斷加重,使患病區(qū)域的細胞基因突變,易誘發(fā)直腸癌。
6、痔瘡易致貧血
男性血色素小于120克/升;女性血色素小于110克/升,即為貧血。以便血為主要癥狀的痔、瘺、裂患者,往往會出現貧血,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隨著患者失血量增加會出現面色蒼白、乏力、頭昏、虛弱、記憶力下降甚至眼花、耳鳴,久坐久蹲后突然站起,可導致虛脫或暈厥。嚴重時食欲下降,腹脹下腹浮腫。
7、痔瘡影響性生活
行房時的激動、屏息、腹部用力,肛門呈現抽搐樣的緊縮,致使有些血液淤積,繼而顯現炎癥和腫大,肛門、直腸安排粘膜腫脹、痛苦,原有痔瘡者很簡單使痔瘡急性發(fā)生,乃至致使肛裂、肛瘺、肛周膿腫等嚴峻并發(fā)癥。此狀況盡管不是讓人最可怕的,但卻是讓人最討厭的。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