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心理 > 婚戀情感 > 婆媳關系取決于誰?婆媳關系取決于老公嗎?[圖]

婆媳關系取決于誰?婆媳關系取決于老公嗎?[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8-12-14 23:58 婆媳家庭婚姻

婆媳關系是中國式家庭中出現(xiàn)的很常見的一種問題,基本上每個家庭都有婆媳矛盾,而每次婆媳矛盾發(fā)生時,作為丈夫和兒子的男主人就會十分犯難,因為這樣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實在不好解決。那么,婆媳關系取決于誰?婆媳關系取決于老公嗎?

婆媳關系取決于誰?婆媳關系取決于老公嗎?(1)

1、婆媳關系取決于誰

1.中國傳統(tǒng),孩子是父母的所屬物,老婆是老公的所屬物。婆婆想當然認為兒子和媳婦都應該供自己支配。而這在個性獨立的年輕一代看來是不可能的。

2.獨生子女政策使女性和男性一樣接受教育,在社會上發(fā)揮作用。經(jīng)濟上不從屬的女性,生活上也要求同樣的尊重,而這在傳統(tǒng)的婆婆那里往往不可得。

3.父母一代孝道的定義和子女一代往往差別顯著。婆婆認為無界限地住在一起,一切聽從才是孝道;多數(shù)媳婦認為平時彼此各自獨立,在需要的時候支持幫助(比如父母缺少經(jīng)濟來源,則給予經(jīng)濟資助;生病則給予照顧),時時關心按時問候,這樣就是孝道。(不排除有些媳婦貪得無厭,啃老,又不承擔義務,則是無恥可惡)

4.女婿和丈母娘往往分工無重疊,無競爭,異性相吸,傳統(tǒng)中也都是相互尊重的關系,因此相處融洽,仿佛親生母子;婆婆和媳婦卻因分工重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角色沖突大,一方的不尊重造成雙方都不尊重,仿佛后媽和繼女,水火不容。

5.另外一部分,兩代人可能甚至生活階層已不同,尤其農(nóng)村家庭供養(yǎng)大學生,在大城市奮斗至小資中產(chǎn)或更高,在城里和與自己來自同階級的女性結婚,婆婆媳婦的矛盾尤為嚴重。婆婆要媳婦過農(nóng)村婦女的生活,媳婦希望婆婆像城市老者一樣有素養(yǎng)有見識,最后都變得不可調(diào)和。

2、婆媳矛盾的根源

第一,是婆媳擁有相同的關注點,但是價值觀卻很大概率有差異

婆媳之間相處的時間幾乎僅次于夫妻之間的相處,但是她們之間卻不能完全自主的選擇對方,她們多數(shù)情況下只能半被動選擇。

如果假設每個人的價值觀是一個圓,兩個人的圓重合一半以上就可以不錯地相處??梢韵胂?,母子之間,夫妻之間重合率大多在一半以上,但是婆媳之間重合率也在一半以上概率就很低,而她們在家庭中相同的位置又讓她們有相同的關注點,比如家務,帶孩子等,關注點相同而價值觀重合率又低,矛盾在所難免。

其次,就算婆媳之間擁有接近的價值觀,也并非全無矛盾。之前有答主提到演化心理學,我也傾向于用其解釋。也就是說,每個人生物本能傾向于保存和傳承自己的基因,包括后天形成的價值觀也是為此,這就是所謂的“自私的基因”。就算婆媳之間擁有相同的價值觀“顧家”,但是遺憾的是,她們的家并不一樣。對婆婆來說,兒子有自己一半基因,但是自己的另一個兒子,兄弟姐妹,外甥侄子都包含自己的基因,所以一定程度上損失自己兒子的利益而照顧其它“家人”是合理的,這有助于自己基因的留存。但是對媳婦而言,卻完全不是如此,丈夫兄弟姐妹,婆婆的親戚和她毫不相干,沒有一絲她攜帶的基因,從生物本能上,媳婦就不愿意幫助他們,就算出于社會贊許的因素幫忙,其程度也遠遠比不上“血緣”的作用。矛盾在所難免。

綜上,婆媳由于在家庭中位置相同,所以有著相同的關注點,她們需要長期高頻率接觸交流,但是她們之間價值觀符合的幾率卻又不高,再加上她們本身毫無血緣關系,從基因的角度而言,她們也會為自己基因留存產(chǎn)生爭執(zhí)而難以妥協(xié)。這一切都讓婆媳矛盾變得極其復雜又難以解決。

最后,可憐了夾在中間的丈夫/兒子。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fā)表評論